2024-07-05 19:24:11 | 远见网
清末幼童赴美学习,派出120人,最终却只回来了94人,这样的结果让人唏嘘,其原因有二, 一是许多幼童在赴美留学期间已经病逝。另一原因则是许多幼童在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后,选择了留在美国。
清末时期选拔赴美幼童,最主要的选拔标准是幼童的智商。大部分派出的幼童都天生聪慧过人,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 但是他们毕竟只是孩子,孩子的体质本身就较弱,抵抗力比较差, 身体素质没有成年人好。从当时的旧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一群孩子个个身材弱小。然而赴美的路途那样遥远,漂洋过海又极容易引发孩子们身体不适。海上的医疗条件有限,设施简陋,许多孩子就在赴美的途中病逝了。
即使已经到达美国,两国之间极大的差距也会让很多孩子无法适应。 从饮食到生活起居,美国与当时的中国都截然不同。要适应那样极端的反差,克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对于一些体弱的孩子来说太难了。所以有一部分孩子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水土不服,最终病死在他乡。 远见网
最后还有一部分孩子在学成后并没有归国,而是选择留在了美国。 毕竟只是一群三观没有完全形成的孩子,很容易被眼前的繁华迷惑了眼睛。一些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出国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没有坚定的理想支撑也就很容易被美利坚帝国说动,选择留在美国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这样的情况,在早期中国并不少见。
远见网(https://www.yyjianz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清政府官费留学生组建的中华少年棒球队由那些人组成?的相关内容。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130年以前,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快速适应着在美国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脱去了长袍马褂,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幼童组建的“东方人 ”棒球队.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其中就有詹天佑2024-10-10 14:40:40
2024-08-18 17:23:04
2024-11-12 07:07:26
2024-11-02 12:53:08
2024-09-28 00:51:51
2024-08-31 10: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