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 19:31:41 | 远见网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性,当某一件事比另外一件事更容易达成时,你DNA里理性的基因就
会转动,让你选择更加放便的一种方式去答成目标。我身边有很多专科同学,我和他们都交流过很多,我大学的三个室友,自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都
通过自考 的方式拿到的本科毕业证。通过和他们交流,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专科生去自考本
或者专生本。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觉得专科学历太低,想要那一个本科证书而已,让自己活的更加
心安理得。
至于这个证书含金量怎么样,能为工作带来多大帮助,这都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并且这个证书在
实际的工作中其实帮助并不大。你可以这样理解,拿到一个本科证书就相当于基督教徒手里有了圣
经。
那么既然本科学历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要选择更难的考研呢?
一、拿到本科证书就能做好的心理安慰不
必要通过考研来解决,
因为这也太难了,这是很多人的真实想法。
甚至我发现很多人专科考研也是在弥补自己心中的遗憾,至于研究生学历真正适不适合自己,或者
能给自己带来多大帮助,这都不是首要考虑的事情。所以很多同学在报名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要选
什么专业,只要好考,有学校要就可以。
这可能就是很多人专升本而不考研的原因吧!
专科毕业后2年可以以同等学力考研,但是不建议。如果是专科考研 ,很受限,很多学校明确表示
不收同等学力。收同等学力的,有的要求也很过分,比如发C刊等,还有的要求本科主干课程成
绩,加试等,还没考就设立了一大堆难关,心态也很受影响,好不容易进入面试有可能还被刷,所
以不推荐专科考研。如果是本科,则情况好很多,起码是站在本科起跑线上了。
二、而且研究生也不是
说考就能考上的,没考上呢,那还是大专,升了本,起码是本科。
所以怎么算,都是升本比较划
算。
有上统招专升本的机会肯定选择上呀,但注意,想考≠考上,如果想稳妥一些,保底有一个本科的
话,可以自考本和统招专升本一起准备,没有太多精力一起准备肯定优先考虑统招专升本。
至于在不在学校报,很多学校是报了花个万把快然后放网课,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那还不如买本
小册子。
远见网
基本都送网课 ,或者直接在某鱼买也就几块钱,要看学校具体提供了什么。比较推荐刷
真题,把真题找来,做一下,把选择题选项抄上背诵。历年的题其实都差不太多,重点一
直是重点,非重点基本不考,是在一个范围内的。大题的话多用结构记忆法 ,一个事件,发生的
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生,是怎么发生的,对后来产生了什么意义。
三、尽量去从这些角
度理解问题,考前再重点死记硬背。
想有个兜底又不愿意花太多时间精力,可以报一个小自考费用大概8千到1万多,看具体项目,
跟大自考动辄10几门相对,小自考相对简单容易,只需统考2到4门助学加分后只需考个40来分即可
通过,等着专科毕业后半年申请本科即可。
如果考上统招专升本读统招专升本,没考上还有个自考本科。
专科大三当年还可以用自考本以本科
身份不是专科身份报名考研,考上次年就能研究生入学,而且全日制也
能学到东西,毕业证也有含金量。这样就彻底改变了人生,扳回一局,或者直接用自考本科申请留
学读研,部分国家留学读研的整个费用拢共只需6.7万,直接弯道超车。这个决定改变了我以后的人生,但在当时有着巨大的风险。辞职后,工厂宿舍暂时没有退掉,看到
同事们都去上班,唯独我无所事是,感到十分迷茫和恐慌。没有了经济来源,也不知道未来在哪
里。可能,如果工厂工资高点、如果不是在县城,我就不会冒这么大风险。
四、毕业后想进高校,但学术圈内卷严重,本科毕业就能留校,
我毕业时,博士毕业都不容
易找到好学校,海外博后加好文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于是又出去做了两年博后,发了一篇 Nature
子刊再回来找工作。
找工作的过程一波三折,从投出第一封简历到办理入职,历时大半年。最忙的时候,上海、杭州、
广州、珠海几乎一天一个地。
最终成功得到双一流大学教职。
找工作找得身心俱疲。入职后却没时间放松,反而更忙了。上课、做实验、写论文、申请科研经费
等等,通常早上八点多出门,晚上十一点左右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青年项目。看到学校报喜中有我的一份贡献,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今年评上了硕导。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不安于现状是我离开工厂、提升学历的动力;有目标并且愿意付出艰苦的努
力,是改变现状的前提;当然还有运气加成。有了这些,我才实现了从专科到博士的跨越,也从县
城工厂的工人转变为一线城市大学老师。如果不是已经没得选择或者已经专科毕业许多年,不建议直接走这条路。
在读专科生,最好是参加统招的专升本有的地方叫专插本,考上之后读两年全日制本科,拿到
学历学位,再去考研读研。
如果直接跳过本科阶段去考研,首先你会面临高校的歧视,很多好点的院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研。
远见网(https://www.yyjianz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出国留学一般要多少钱?的相关内容。
根据留学的地方不同,费用也是不同的。具体如下:
1、欧洲(8万~12万元/年);亚洲(5万元/年)。
这两个洲学费相对便宜且允许打工。欧洲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批老牌名校,各国院校在世界排名很靠前,亚洲如今也是国际教育的“后起之秀”,这些国家和中国非常近,来往更方便,比较适合不想离家太远的留学生。
2、澳洲18万~25万元/年;新西兰15万~20万元/年;加拿大15万~18万元/年。
这几个地方都费用适中,环境好,方便移民;澳大利亚是教育出口国家,所以门槛较低,如果符合审核的条件,被拒签的概率相对较小。
3、美国15万~50万元/年;英国25万元/年。
美国教育质量世界领先,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学和最丰富的专业资源。丰厚的奖学金且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帮助学生减轻家庭负担,增加社会经验和能力。
扩展资料:
留学的国家不同,学费大不一样。大体说来,到美国留学要贵一些,英国的名校也不便宜;到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留学,相对要便宜一些。
留学的学校姓“公”还是姓“私”,也与留学的费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般说来,公立大学要比私立大学便宜一些,普通私立大学要比名牌私立大学便宜一些。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出国留学到底花多少钱? 一出国门,花钱如流水?
日语专业毕业考研好还是日本留学好个人认为还是留学好,学语言考研其实用处不是特大,除非你想从事语言研究之类。去日本可以学到更地道的日语,这些是在任何你所国内学校读研都学不到的。而且目前学日语的人也确实不少,就业确实也不是特别理想。出国的话,节俭一点生活费大概在6万人民币。当然去了可以打工,还是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只是比较辛苦。学费要看你去什么学校了,最好争取奖学金。去日本读研的话,一
专科可以直接考研究生吗?专科生可以考研究生,但是需要专升本后考研或者专科毕业工作两年后考研。专科生报考研究生的条件:一、毕业工作2年同等学力。专科生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包括:电大,夜大,函大、职大,自学考试),需要毕业2年或者2年以上,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二、专升本后再考。也就是通过正规方法取得本科学历后可报考硕士生考试。现在比较好的报考方法就是取得本科学历后
一般考研是学硕还是专硕一般考研是学硕还是专硕介绍如下:一般考研考的是专硕,学硕是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侧重于理论研究。专硕培养综合能力,具有实践意义。专硕和学硕区别1、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因此更侧重于理论研究,更讲究硕博连读。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
在国内大专毕业留学日本可以直接考研吗?可以。但是,不是所有大学都可以,要事前审核资格,包括论文和面试,要求比较严格。而且首先你还得过语言关,日语水平最低也得有2级,如果没有想直接考研,基本没戏。建议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先去日本先读一年的语言学校,然后再考取大学院,这样的选择也比较多。日语专业毕业考研好还是日本留学好个人认为还是留学好,学语言考研其实用处不是特大,除非你想从事语言研究之类。去
有必要为了考公务员而换专业考研吗?既然学弟(妹)诚意发出邀请,那我也就诚意地回答吧:1,仅仅为了考公而去考研,这个是完全完全没有必要的。2,产品设计专业,公考几乎没有岗位,读研出来,照样没有岗位,从考公务员的角度来看,那几乎白读了。3,考研/读研不一定要读自己感兴趣的,当然能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是最好不过了。4,研究生阶段学的知识很深奥,就算是你感兴趣的专业也不见得学得会,而且
高考如何直接考入日本大学?1、你如果准备高中毕业就去日本留学,那就需要先到日本去读语言学校,最早的时间是在高三下半学期,也就是4月份赴日留学,但前提是你要先学习200课时左右的日语,考出一个最低的日语等级能力考5级或者JTESTF级。2、你的目标既然是日本排位前20的名牌大学,那你最好能考一个托福成绩,好的名牌大学需要提交托福成绩单,最低的要求50分,如果你是考理科,你也可以不考,因为理
东莞成人高考专升本考什么?(1)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一级学科):政治、外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一级学科):政治、外语、艺术概论。(3)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高数(一)。(4)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除中药学类外)等六个
护理专业考公直接工作了吗护理专业可以报考的公务员岗位比较少,一般可以报考医疗类或者是三不限的岗位。一般卫健委、药监(市场监督管理局)、检验检疫(海关)及医保局等,会招考一些护理专业的考生。因为监狱会有自己的医院,需要护士;戒毒局里面也有类似矫正为主的医疗行为的护士,进去之后是公务员编制,但是继续干护理工作。护理跨考法学后考公务要求证书那不要求证书的。护士是可以报考公务
2024-10-10 14:40:40
2024-08-18 17:23:04
2024-11-12 07:07:26
2024-11-02 12:53:08
2024-09-28 00:51:51
2024-08-31 10:53:36